“繼保”係列測試儀都可以單機操作,也可以通過外接電腦進行聯機操作。外接電腦操作時,需電腦有RS232串行通信口,並且該串口設置為COM1口。然後用廠家配送的專用通信線將電腦和測試儀連接起來。下麵淺談測試儀與電腦通信以及串口的設置方法。
台式電腦自身一般有兩個串口,並且其中一個也定義為COM1了。所以由台式電腦與測試儀通信時,隻需用專用通信線將電腦和測試儀連接起來即可。但筆記本電腦現大多已沒有串口,在無串口或串口沒有設置為COM1的電腦上運行新的測試軟件,一般會出現如下出錯提示:

那麽,就需要將筆記本電腦的USB口轉換為RS232串行通信口。要實現通信,必須將一根“USB→串口”的轉接線與廠家配送的專用通信線連接起來。以Windows 2000操作係統為例,USB口的設置方法如下:
1. 將“USB→串口”轉接線自帶的驅動光盤放入光驅,並將轉接線的USB接口端插入筆記本的某個USB口,此時係統將檢測到有新硬件,並請求安裝驅動程序;
2. 驅動光盤放入光驅後,電腦一般會自動播放,如果沒有,或右鍵點擊光驅磁盤,從彈出的菜單中選擇“自動播放”,從打開的產品圖片中確認即將安裝的轉接線的驅動程序在哪個文件夾中,比如為“USB1.1 TO RS232 Cable”文件夾;
3. 按係統的引導,安裝驅動程序。指向目錄:\USB1.1 TO RS232 Cable \PC Driver\ser2pl.sys ;
至此,該轉接線的驅動程序已安裝完畢,下一步設置端口為COM1口。步驟如下:
4. 將轉接線的USB接口端仍然插入筆記本的那個USB口後,鼠標右擊桌麵上的“我的電腦”圖標,從菜彈中選擇“屬性”,彈出“係統特性”對話框。
5. 點擊“硬件”頁麵的“設備管理器”按鈕,從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端口(COM和LPT)”,當驅動程序安裝成功後,端口下的目錄如右圖所示:
6. 從右圖中可以看出,該端口被默認為COM3,應將其改為COM1。在Prolific USB-to-serial Bridge(COM3)上雙擊鼠標,或右鍵點擊,從菜單中選擇“屬性”;
7. 在彈出的對話框中的“端口設置”頁中,一般選擇“每秒位數”19200,如右圖所示:然後按下“高級”按鈕;
8. 從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端口號為COM1。有時會發現,其下拉菜單中顯示:COM1(使用中)。這無妨,仍然選擇COM1。
9. 一步步點擊“確認”按鈕,則端口設置完成。可以按上麵的步驟再查看上圖中Prolific USB-to-serial Bridge端口是否已經改為COM1了。如果還沒有,可以重新啟動電腦以完成。
至此,全部的設置工作已經完成。使用時必須注意:如果筆記本中有多個USB口,則隻有剛才所插的那個安裝了驅動程序,所以使用時也隻能插這個口,其它USB口無效。
正確的接線是:筆記本電腦(USB口)——轉接線的USB端——轉接線的串口端(公口)——專用通信線的母口——專用通信線的公口——測試儀(母口)。
對於繼電保護測試儀等型號的測試儀,通信前必須按下“外接PC”按鈕,使其進入通信狀態。正確接線後,在電腦中打開測試模塊軟件,按下“開始”鍵後,即可發現測試儀的電流開路指示燈亮,說明通信成功。
4.2 外接電腦串行通信口的設置
1. 將U盤插入測試儀的USB口中,裝置工控機係統會自動檢測到您的U盤設備的存在並且彈出找到新的硬件設備的畫麵,提示找到一個新的USB接口設備。然後單擊下一步。
2. 顯示添加新硬件向導,選定搜索設備的最新驅動程序(推薦),然後單擊下一步。
3. 在搜索對話框中選定指定位置,單擊“瀏覽”鍵,找到“Win98SE通用USB、MP3驅動”所在位置,該位置路徑為“E:Win98SE通用USB、MP3驅動”,然後單擊下一步。
4. 安裝程序顯示您選定的驅動程序,然後單擊下一步。
5. Windows 開始安裝驅動程序,並顯示一個進度條,完成單擊完成。
6. 如果安裝時彈出需要Windows係統安裝程序的對話框,則選“取消”即可。
7. 安裝完畢後,在“我的電腦”中將會看到安裝好的U盤驅動器盤符,此時即可使用該U盤了。
8. 其它USB接口設備(如USB接口打印機等)驅動程序的安裝方法是,先在其它電腦上將其驅動程序文件拷進USB盤內,再複製進測試儀係統的某個文件夾中。將需安裝的USB設備插入裝置的USB口中,進行直接安裝或指定該目錄作為驅動程序目錄按以上步驟安裝。
4.3各種繼電器的試驗方法
1. 交流電壓/電流/反時限電流繼電器校驗
在交流試驗中,Ua(或Uab)/Ia設定為某一初值,設置步長,按“▲”、“▼”鍵或旋動旋鈕(亦可用自動試驗方式)加減電壓/電流,測量電壓/電流/反時限電流繼電器的動作值和返回值及動作時間和返回時間,計算返回係數。下圖為LL-12A過電流繼電器的接線圖。
2. 直流電壓/電流繼電器校驗
在直流試驗中,Ua(或Uab)/Ia設定為某一初值,設置步長,按“▲”、“▼”鍵或旋動旋鈕(亦可用自動試驗方式)加減電壓/電流,測量電壓/電流繼電器的動作值和返回值及動作時間和返回時間,計算返回係數。
3. 時間繼電器校驗
用手動試驗方式,按直流或交流電壓繼電器的試驗方法測出動作值、返回值和動作時間、返回時間。
4. 功率繼電器校驗
(1) 功率方向繼電器動作區和靈敏角的測量
在功率、阻抗試驗中,設定Uab、Ia為額定值,設置Uab相角步長,加減電壓相位角(可用自動試驗方式),測出動作區兩邊邊界角φ1、φ2,則靈敏角φLM=½(φ1+φ2)。
(2) 最小動作功率的測量
將角度設置在靈敏角φLM,設定Ia(或Uab)為額定值、Uab(或Ia)為零。
設置Uab(或Ia)的步長,增加電壓(或電流)。測出最小動作功率。如上圖所示。
(3) 潛動試驗
電流回路開路,設置Uab初值為零、步長為額定電壓,突然加上或切除電壓,繼電器觸點不應有瞬間接通現象。
電壓回路經20歐電阻短路,設置Ia 初值為零、步長為數倍額定電流,突然加上或切除電流,繼電器觸點不應有瞬間接通現象。
(4) 記憶作用檢驗
在靈敏角下設置Ia 為0.5倍和數倍額定電流時,Uab由100V突降至零,繼電器應可靠動作,說明記憶作用良好。
5. 阻抗繼電器校驗
(1) 阻抗繼電器靈敏角和整定阻抗的測量
在功率、阻抗試驗中,設定Ia為5A(或1A),Uab為0.7倍整定阻抗對應的電壓,加減電壓相位角(可用自動試驗方式),測出動作區兩邊的邊界角φ1、φ2,則靈敏角φLM=½(φ1+φ2)。
將相角設為φLM,從高至低改變電壓至繼電器動作,得出動作電壓UDZ,根據ZSET=UDZ/I,計算整定阻抗ZSET。
(2) 精工電流曲線的測量
固定電壓與電流之間的角度為φLM,逐次改變電流Iab,在每一電流時加減電壓Uab(可用自動方式),測出動作值,作出精工電流曲線 Z=f(I) 。
(3) “鳥啄”現象
電流回路開路,設置Uab初值和步長均為額定電壓,電壓由額定突降至零,繼電器觸點不應有閉合現象。接線如下圖所示:
6. 同步檢查繼電器校驗
(1)兩線圈極性關係檢查
在交流試驗中,設定Ua、Uc輸出額定電壓接入兩線圈,繼電器不動作,但斷開任一線圈繼電器即動作,說明2、6為同極性端子,否則2、4為同極性端子。
(2)動作角度的測量
調節好極性端子,設定Ua、Uc為額定電壓,改變兩電壓之間的角度,測出動作值和返回值。
(3)動作、返回電壓的測量
設定一個線圈電壓為零,另一線圈電壓由零逐步增加(可用自動試驗方式)測出動作電壓,再逐步減小電壓,測出返回電壓。交換線圈再做同樣試驗。接線如下圖所示:
7. 低周繼電器校驗
在高低周試驗中,設定電壓、電流為額定值,設置頻率初值、手動變頻步長值,逐步減小頻率,測出低周動作頻率值和動作時間,再逐步增加頻率,測出返回頻率值和返回時間。
將變頻方式改為自動變頻,設置自動變頻步長